包砣网

搜索
查看: 5946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乡镇] 林长+项目:为九宫山自然资源保护注入新生命

[复制链接]

116

主题

120

帖子

366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66
发表于 2023-7-7 16:53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湖北
       (通讯员张凯报道):7月,炎炎夏日,太阳正炙烤着大地,位于通山县闯王镇集潭村六组彭家洞一个叫水竹埂的地方,山高路陡、人烟稀少,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小源口管理站负责人徐臣树正带领站里5名职工从山下运水,拉管子在红豆杉基地里浇水。
        “虽然天气炎热,但大家干劲十足,一说去基地都争着来。”据徐臣树站长介绍,红豆杉基地有近10亩,是九宫山自然资源保护区管委会落实全县林长制,办起来的红豆杉种质资源圃。虽然面积不大,但这些优质种源来自全国各地,湖北、贵州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都有,是站里第一次自己搞项目、办基地,全站都像照看自家孩子一样精心呵护。


       近几年,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把抓项目、建基地作为推动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,在区内各站点积极推行“林长+项目”新模式。各级林长在认真履责同时,还积极组织、参与项目和基地建设,有力激发了大家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热情。
      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共五个管理站点,全县林长制实施以来,各站点履责措施更加明确具体、规范有序,区内基本未发生森林火灾、非法采伐等违法事件。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,野生动植物种群逐渐恢复。
       特别是实施林和长+项目后,站点间干部职工热情高涨,相互竞争、“比学赶超”的良好氛围正在悄然形成。
       2023年,邻近小源口管理站的石龙沟管理站,站长汪庆兴看着旁边站建起了林长基地,也积极向上争取。在他的努力下,60亩红椿种质资源库3个月就建起来了,总投资160万元。
       “为了建好红椿种质资源库,站里干部职工没少操心,除了聘请专家指导技术,许多种植、管理方面的问题都是职工在网上查资料,连手机小红书都翻了个遍。”老汪咧开嘴笑,“应该不比小源口站差”。

       金家田管理站建站时间长,基础设施较好,站长陈鹏是有事业心的人,争取科研资金60万元,建起10亩永瓣藤扩繁基地,学习藤扦技术推广和幼苗栽植管理。同时对所属安平植物园进行了提档升级。
       今年,该站又和武汉植物园的“联姻”,开展钟萼木人工干预壮大野生种群技术研究,实现科研项目与生态保护双赢。
       “林长制让各单位之间,都好像拧着一股劲,你追我赶,不争取项目,不建基地。就要落在人后了”。
       推进林长制,让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。
       去年,西隅口管理站120亩油茶基地、洪港管护点100亩林下黄精基地相继建成。至此,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下辖的5个站点全部在林长责任范围内建起了农业示范基地或科研项目。
      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还充分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,采取以会代训,开展相关技术培训。林长们还利用这个平台相互交流经验,分享工作心得。
       通过这些学习培训、交流互动的方式,促进了不同项目(基地)间的相互竞争和共同进步,提升了林长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,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林长工作。
       “林长基地搞不好,对不住人喽”。这是小源口管理站职工熊海波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       林长制把大家的心聚在了一起,让干部职工们工作学习更加充实,在保护区工作更加安心,形成了一股向上的工作劲头。
       据保护区资源保护科科长王建介绍,近几年委里共投入资金近400万元,推深做实全区林长工作。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做成全市林长制的典范。他说,管委会工委书记石聪经常在相关会议上鼓励大家,在做好规定动作之外,要集思广益,创新举措,做好自选动作,为全区林长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。
       下一步,九宫山还将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,建立大型科普基地,利用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,对森林植被、野生动植物稀有种群分布进行动态监测,提升九宫山生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精细度。
       林长制是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里程碑,而林长+项目的新模式,正在九宫山这片绿色土地上开启一场新的旅程,它不仅让单位工作变得有生机和活力,也让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。这种积极的创新和竞争氛围,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,它必将推动着九宫山保护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
      (作者单位: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)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