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正值开学季,学校食品安全落实情况如何?校园周边“三无食品”“五毛食品”和假冒伪劣食品是否存在?
从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,为切实消除开学期间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,保障师生饮食安全,我市各级食药安办、市场监管、教育、卫健等多部门密切配合,多举措护航校园食品安全。
1.排查风险隐患,强化安全管理措施。
全市各级市场监管系统对学校食堂、供餐单位、食品销售店、食品摊贩等进行全面排查,重点对其经营主体资格、食品安全主体责任、加工行为规范等落实情况进行排查。各地部门联合,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,以油炸食品、调味面制品等儿童和青少年经常购买的产品为重点检查对象,重点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、售卖“三无”食品的问题。累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者3951户次,发现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63个,罚没金额达28.3万元。
2.划定禁售区域,整治校园流动摊贩。
市食品药品安全办全面统筹,各县市区市食品药品安全办具体负责,组织各乡镇(街办)、市场监管和城管部门,对全市中小学校、幼儿园周边的食品摊贩进行摸排清理,建立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监管台账,划定校园周边禁售区域、设立校园周边管理责任牌。责任牌上不仅提示“校园周边区域 禁止摆摊设点”,还有禁售区域示意图、监督举报电话、责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。截至目前,全市39个乡镇(街道)实行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制度,登记食品摊贩数264个,在600所学校周边划定公布食品摊贩禁售区域范围。
3.校园“你点我检”,安全共治同参与。
我市聚焦校园食品安全,各地在辖区内校园及周边地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“你点我检进校园”活动,邀请家长和师生积极参与点单,广泛征集群众对校园及周边重点食品安全的意见和建议,并对公众关注度高的重点品种组织开展专项抽检。通过前期网络投票,选出得票率高的食品大类作为校园周边食品抽检类别,全市累计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“你点我检”活动35次,参与人数703人。同时,我市还对糕点、方便食品、饮料、饼干等校园周边消费量大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检394批次,发现不合格样品6批次,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置,切实保障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4.加强宣传教育,筑牢校园安全防控线。
全市585所学校制定了实施食品安全等宣传教育方案,发布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典型案例6起,其中咸安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率已达100%。同时我市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与“下基层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实践活动有机结合,在访市场主体过程中,采取普及法律法规知识、提前告诫、柔性执法等方式,与校园周边经营户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,要求校园周边经营户严把食品质量关、守好食品安全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