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猫记 小菊死了。清晨的电话里传来这个消息时,我的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,心口像被什么重重地撞了。诸位别误会,小菊不过是只猫,是女儿买那只名贵猫时附赠的小家伙。可当我站在晨光斜照的客厅里,望着茶几上那包未拆封的猫粮,突然觉得这只小猫的离去,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一圈圈涟漪。 这事得从半个月前说起。那时我们全家驱车去武汉,就为了给家里添两只猫。武汉的街道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,我们在导航机械的"前方掉头"提示声中来回转悠,车窗外的景色在高楼与旧宅间交替变换。那家猫舍藏得极深,我只好把车停在路边,隔着车窗看行人匆匆,等她们母女三人进去挑选。指针走得格外慢,我在心里嘀咕:这猫舍莫不是藏在什么秘密基地? 后来又去了市里的宠物市场,可转了一圈也没相中合适的。女儿翻着手机里的猫照片,眉头越皱越紧,最后把手机一合:"爸,还是网上买吧。"我虽觉得不靠谱,但看她眼里的坚持,也就由着她去了。 第一次在网上看中的猫确实漂亮,毛色雪白间黄,眼睛乌溜溜的,憨态可掬的样子惹得小女儿语恬直拍手。女儿付了定金后,整天捧着手机查物流,嘴角挂着笑,好像那猫已经在家里的地板上打滚了。谁知没过几天,对方突然通知说猫"卖了"。女儿愣在那里,眼里的光一下子就暗了。我只好安慰她:"别急,再挑只更好的。" 第二次选的猫虽然没那么出众,但卖家答应送一只田园猫。女儿眼睛一亮,觉得自己捡了便宜,爽快地付了全款。谁知第二天对方就说托运要打针,得加钱。女儿在电话里争辩:"明明说好包运费的!"对方却寸步不让。她气得摔了手机,对方反倒耍起无赖:"那你报警吧。"我和爱人只得帮着周旋,最后对方派来个油嘴滑舌的"客服",总算勉强谈妥。 猫是女儿独自接回来的。到家后,母女几个忙得团团转——洗澡、消毒、备粮,语恬还拿着小梳子给猫顺毛,嘴里念叨着"小宝贝"。两只猫,贵的取了洋名,那只送的,就叫"小菊"。这名字土得实在,倒像是乡下孩子的小名,图个好养活。可小菊实在瘦小,一直蜷在笼角,蔫蔫的。她们买药喂药,折腾到深夜,可今早电话里,女儿的声音还是沉了下去:"小菊没了。" 送语恬去幼儿园时,阳光明明很暖,我却觉得身上发冷。食堂电视里正播着规范网购的新闻,我盯着餐盘,忽然想起家里那个空了的猫窝,和茶几上那包一动未动的猫粮。塑封在晨光里亮得刺眼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。 说来也怪,这两只猫我至今没见过真容,贵的、便宜的,包括小菊在内,都是听她们描述的。可这事千真万确,做不得假。现在家里的猫舍还空着一个位置,那碗没动过的猫粮依旧摆在茶几上,安静地证明着小菊曾经来过。(张凯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