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时便道映初心,营商环境显真情 (作者 张凯)
在风景秀丽的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内,所辖东港村因一条临时的通行便道而成为游子归乡的深切期盼。
便道宽一米、长不过百米。这条因塌方而开辟的便道,可临时供行人通行。
对于东港村民而言,每年的清明都是游子返乡的重要时节。许多在外打拼的村民,无论身在何处,都会在这个特殊时刻回到家乡,扫墓祭祖,与亲人团聚。
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在外多年经商、经济实力雄厚的村民。他们在返乡扫墓的同时,也怀揣着在村里投资、创业的意愿。
为了迎接这些归来的游子,东港村支书彭书久和村委会几个人精心谋划,不仅在森林防火宣传上加大力度,更在招商引资方面下足功夫。
“如今各地都在招商引资,村里也希望这些在外的游子们能回来投资,为村里的农业、旅游开发注入新的活力。”彭书久笑着说。
近年来,在县里和九宫山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,东港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环境改造方面有了一定的投入,投资环境也得到了向好的发展。
回想起塌方发生这个事,彭书久仍还心有余悸:“东港村依山而建,小型的滑坡和塌方时有发生。但这次清明节前夕的土石方垮塌,却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出行。”
面对突发情况,村里立即与九宫山管委会报告,短短一小时内便组织了五台挖掘机和车辆,展开了有条不紊的清理工作。
为了方便游子们能够顺利返乡祭扫,村里迅速行动,紧急开辟了这条临时便道,来保障通行。
村委会几个人更是站在便道旁,小心关照每一位过往的村民,确保他们的安全。
夜幕降临,随着最后一辆返乡车辆的驶过,彭书久站在便道旁。“这些在外打拼的村民,长年在外奔波劳碌,一年回来不了几次,无论村里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。我们啊,虽然身在农村,但也是营商环境的一分子哈。”
东港村的这条临时便道,不仅为返乡的游子铺就了一条回家的路,更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乡愁与营商环境的桥梁。
塌方阴霾散去,东港村再次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,静候着每一位游子的归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