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村民身边开始,共筑地质安全防护网
在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地质灾害普查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开。
3月21日,九管会的工作人员在船埠村委会召集了一场关键会议。参与此次会议的有来自李家铺、中港、东港、船埠和内港五个村的村组干部、党员代表,以及对当地山体与地形了如指掌的群众代表。
大家齐聚一堂,以座谈会的形式,共同商量地质灾害普查的相关工作。
地灾普查不同往常,它从一开始就深入到村民中间,从基层开始,从村民身边开始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。
座谈会上,村民们齐聚一堂,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,对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。
咸宁市地质四大队的队员们带着诚意和笔记本,坐在村民们身边,虚心向他们请教。
“这里马路下面有条暗沟,”一位老村民回忆道,“每到雨季,水涨得快,虽然路面看不出什么异样,但两边的山体经常会有碎石头滚落下来。”
队员们认真记录,这些宝贵的本土知识对他们进行地质灾害普查、评估来说,都个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地质灾害普查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,更是一项需要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。只有紧密结合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和经验,普查工作才能更加准确、有效。
为此,九管会工作人员从一开始就决定与村民座谈作为普查工作首个环节,要认真开好这次座谈会。
座谈会上,除了收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,九管会和市地质四大队的队员们还通过村民的口述历史,了解到了许多过去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,这些信息对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、制定防范措施至关重要。
与此同时,九管会还特别注重科普宣传,利用这次座谈会的机会向村民们普及地质灾害知识、教授防灾技巧。
这种接地气的做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防灾意识,也让他们更加信任和支持普查工作。
地质普查既讲科学又体现人文。这种深入村民、依靠村民、为了村民,一切以老百姓为中心的工作模式,无疑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好的示范。
|